根据日前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首届禁毒展览的有关数据,在我国的吸毒人群中,85.1%是17—35岁的青少年,其中有82.0%的人是在对毒品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染上毒瘾的。
1998年初,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采用入户访问、由受访者自填问卷的方式对京沪两地510名13—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生活形态研究。其中涉及毒品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所有被访者中,5.8%称知道自己周围有同龄人吸毒,9.2%坦言对使用毒品感到好奇,1.4%表示如有机会,愿意尝试使用毒品,13.6%承认自己对使用毒品的后果“一点也不了解”或“不太了解”。
“世纪蓝图”的研究人员发现,如果不考虑交往群体的影响,仅从青少年个人的角度考虑,能够发现那些对吸毒的后果不够了解,对使用毒品感到好奇的青少年的共性;这部分青少年内向而敏感,但心智尚不成熟。在心里,他们向往多彩的生活,担心青春期的变化和一些意外事件,也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,但因为不善于与人交流,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被忽视、被怠慢,因此而多少感到有点失落。相对而言,家长给他们订的规矩比较多,但因为缺少有效交流,他们表面虽不反抗,内心却并不认同父母对生活的态度。所有这些特质,使得他们倾向于以自我封闭来逃避,既不与人交流,也不放眼看看外面的世界。这又进一步令他们在心灵孤独无助,同时无从获得足够的对毒品的知识,使他们在有条件时,有可能希望借助毒品逃离当下的生活。
研究人员认为,这些表面规矩、内心苍白的青少年其实才是最容易受到毒品诱惑的“高危人群”,外向的孩子如果交了坏朋友,或是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,很容易被家长发现而及时补救。但这些内向的青少年只有在情况很严重时才会被注意到。从家长和社会的角度来说,对青少年心灵健康投以更多的关注,让他们有积极的人生观,有所追求、有所希冀,不要轻言逃避生活与现实,才能从根本上让青少年远离毒品的诱惑。